首页 > 专题 > 凡人微光 > 正文

货车起火形势危急 “兵王”勇赴火场守护安全

发布时间:2025-07-06 来源: 2026世界杯
字号:
[小]
[大]
【打印】

成守平19771月生,中共党员,陆军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一级军士长,籍贯重庆市忠县复兴镇下云村。202575日,重庆市开州区南门镇莲池村一辆满载建筑装修材料的大型货车突发自燃,此时正在参加岳母悼念仪式成守平,发现后来不及褪去头上的孝布,迅速组织在场人员扑救,成功控制火势,保护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军28年来,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项,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英勇军士长挺身赴火场

20257517时许,开州区南门镇莲池村8,一声刺耳的爆裂声划破平静——一辆满载建筑装修材料的大货车在一间院坝中突然自燃,火舌猛地蹿出,浓烟瞬间升腾而起,货车停在大片晒干的麦草上面,火势瞬间蔓延,紧邻的民房、架空电线和柴垛堆岌岌可危

“排烟筒温度很高,麦草已经晒焦了,车子停在那里,把麦草烤燃了,我都不晓得怎么做了。”回忆事发,货车司机李泽高仍旧心有余悸,更危险的是,货车油箱里装着100多升汽油,一旦火势蔓延到油箱,后果将不堪设想。

紧要关头,火光和求助声引起了成守平的注意。他是陆军第80集团军某合成旅勤务保障营一级军士长,正巧在事发地附近参加岳母的悼念仪式。

事发突然,成守平连孝布都来不及摘下,一边拨打119报警,清晰报明火情位置、火势及周边隐患,一边招呼周边群众向着火场疾驰而去。没有丝毫犹豫,人群中几位热心人士闻令而动,和成守平一头扎进浓烟与火光中。

灭火“突击队”压制狂火魔

救援过程中,成守平临危不乱,指挥众人采“先控油箱,再压明火”的策略。他首先组织村民挪开紧邻柴垛自己则抄起两根木棒就开始扒隔离带消除二次引燃风险随即和现场人员就地取材,搬沙土用土埋法压制车厢蔓延火苗而后又和村民一道接力取水,以脸盆、水桶等工具向油箱持续泼水降温。

灼热气浪扑面,火舌舔舐车厢,但成守平不畏惧不退缩,科学组织、紧密协调众人施救,现场忙而有序,大家齐心协力对抗着烈火。

开州区退役军人郑明佩服的是成守平首先想到的是把稻草易燃物弄开,要不然光浇水的话也没什么用,这种刻在骨子里的东西,一看就知道要怎么弄”。南门镇天水村村民廖文静回忆说他让我们去找桶担水灭火,当时盆盆桶桶全部都用完了,我从堂屋找了根水管出来,接起来冲的,只是想把火快点浇灭。

大家分头行动、就地取材,抄起脸盆、水桶,不断将清水和沙土,泼向滚烫的油箱和燃烧区域保证了救援高效有序。

10余分钟时间着火货车的明火已基本扑灭,油箱温度也显著下降,危机顺利解除避免了爆燃事故当远处传来消防车急促的警笛声时,肆虐的火魔已被这支成守平临时组建的灭火“突击队”成功压制。价值20多万元的货车货物及周边260余万元的民房均未受损。

目睹成守平等人满身烟尘收拾工具,车主李泽高紧紧握住成守平的激动哽咽致谢“如果你们不帮我灭火的话,我可能倾家荡产都赔不起”。成守平听后,连忙安慰道,“军民一家亲,军人的天职就是要守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这是我的职责所系。”

人民子弟兵担当永在肩

火情扑灭后,成守平事迹引发广泛反响。各地媒体争相聚焦孝衣映烈火场景进行宣传报道,网友们也纷纷留言刷屏: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子弟兵”“这是刻在骨子的责任感。李泽高更是定制孝衣未退赴火场 危难时刻显忠诚字样的锦旗成守平表达谢意。

事迹传回部队,战友们称赞这位入伍28年的兵王”,“训练时他站排头,危急时他冲前头,这就是军人的样子”。官兵纷纷表示以他为榜样,将担当精神融入日常训练。

成守平的英勇行为源于长期军旅锤炼。作为享誉全军的装备火控修理专家,他秉持工匠精神,钻研维修技术,多次参与重大军事保障任务。

服役期间,成守平革新装备器材10余项,编写军队教材4次,主导研制维修辅助工具12件(套)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部队战斗力,更彰显了新时代军人在科技强军征程中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

孝衣上的褶皱尚未抚平,这位老兵冲锋火场的背影,是其军人本色的自然延伸,是诠“人民子弟兵”五个字的千钧重量,更是彰显了见义勇为精神的核心价值。

2026世界杯在哪里举行供稿

责任编辑:邓雅心
Baidu
2026年世界杯32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