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世界杯各大洲分配   重庆市文明办   主办
首页 > 聚焦重庆 > 正文

杨昌立:阿蓬江边的守护神

来源:
字号:
[小]
[大]
【打印】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杨昌立,男,1975年7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黔江区渔政协助巡护队阿蓬江流域护渔员,退捕渔民。他常年守护在阿蓬江边,救起溺水者、遇险者30余人。2022年7月27日下午,杨昌立冒着暴雨和洪水,用竹篙撑着小舢板,在阿蓬江中救下李先生一家三代4口,被评为2022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重庆好人”

  阿蓬江边的守护神

  与死神抢时间,危急时刻撑船救人

  2022年7月27日下午1时许,一场特大暴风雨袭击黔江各地,一声声急促的呼救,打破了阿蓬江集镇老码头的宁静。

  听到呼救声,刚从神龟峡水域巡护回家的杨昌立,顾不上脱下暴雨打湿的衣服,来不及寻找雨具,一边往河边赶,一边给附近水性好的居民打电话前往救人。

  杨昌立迅疾跑到河边,解开一艘停靠在河边的舢板船,顺手操起一根竹篙往河中撑去。当时李先生一家被围困在河中央,眼看就要被迅速上涨的洪水吞没,风声雨声夹杂着他们的呼救声。杨昌立心急如焚,神龟峡沿岸80多公里全是悬崖峭壁,遇险者一旦被洪水卷走,就再也没有生还的希望。接到杨昌立电话的另一位居民也撑船赶了过来。两艘小舢板在汹涌的波涛中出没,拼尽全力划到被困人员位置,洪水已经淹到他们的膝盖。杨昌立将仅有的3件救生衣给被困人员穿上,将他们扶上小木船,又以最快速度撑回岸边,与等候在岸边的民警和村民一起,将获救人员安全送到了他们的亲戚家。

  从听到呼救声到救人返回岸边,往返10余分钟,杨昌立与时间赛跑,和死神抢人。被救的李先生事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特别后怕,专程找到杨昌立和当地民警连连表示感谢:“如果不是你们,我们一家三代4口人,怕是要死在这里了。你们救下的,不只是一个家,更是一个家族。感谢你们冒着危险给我们第二次生命!”

  在平凡中守护,见义勇为已是常态

  从小在阿蓬江畔生活,杨昌立对水边的各种情况都有着比常人更敏锐的洞察力。2020年5月中旬,打鱼回家的杨昌立路过阿蓬江镇的新码头处时,看见岸边有一堆衣物和鞋子,知道定是有人在河里游泳。此时,正巧上游的“箱子岩电站”开闸放水。情况紧急,杨昌立立马四处寻找正在游泳的人。凭着多年经验,他很快找到正在河边嬉戏的4个孩子,并迅速将他们拉回岸边,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他总是奋不顾身挺身而出。2016年的一天,当地一对情侣因情感纠纷发生激烈争吵,男子将一辆停靠在路边的摩托车的油管扯断,把汽油淋到了房屋四周和自己身上,并点燃身上的汽油。杨昌立奋勇上前,用身体将该男子压在地上不让其挣脱,与现场民警和群众合力扑火救人,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一位大婶说,“在这个镇上,看到有杨昌立在,心头都会觉得踏实。”

  于无声处奉献,澄净一江碧水

  当工作人员找到杨昌立,想多了解一些他平日里见义勇为的事迹时,他只是摆摆手说,“没得啥子,你看到有人落水了,哪里来得及想啥子?去救人就是一种本能的反映。有些人名字都没说过。人没事就好了!”

  据当地干部介绍,杨昌立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每天他都在所管辖近20公里水域积极宣传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坚持护渔巡查。参加黔江区渔政协助巡护队伍以来,累计巡河1万余公里,辖区内违规垂钓、违法捕捞等违法行为显著降低。

  杨昌立的儿子杨胜蓬是一名大一学生,李先生一家遇险时,他是第一个呼救者,也是救援行动的参与者。接到杨昌立电话一起撑船救人的另一位居民代久高,是一位年近6旬的渔民。他们和镇上的很多居民一样,受杨昌立潜移默化影响,也成了阿蓬江边的守护神。

责任编辑:杨山姗
Baidu
2026年世界杯32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