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明:15年初心不改,泵站管理员用汗水保障群众用水
王显明,男,1949年3月生,中共党员,重庆市荣昌区仁义镇三奇村泵站管理员。为了保障群众用水,热心肠的王显明在59岁时重新上岗泵站管理员。16年来,王显明坚守在基层灌溉用水岗位上,一人承担四个人的工作,独自负责三奇村4台抽水泵站的管理、维修工作,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只要一通电话,他都第一时间到岗为村民泵水。2022年持续高温干旱,王显明更是每天奔走于田间,检查泵房,维修输水管道,累计抽水1500余小时,灌溉干涸农田7000亩,为周边村社1700余户群众解决用水问题。2022年,王显明获“重庆好人”称号。
用脚步丈量管道
2008年开始,王显明接手三奇村拱桥坡抽水泵站。后因村社区人员变动和泵站时薪太低,村里另外两位泵站管理员相继离职。
面对泵站的窘境,59岁的王显明没有退缩,反而笑呵呵地对乡亲们说,“我是一名党员,以后村上的用水就包在我身上”。自此,三奇村4台抽水泵站的管理、维修的重担就全部交付于他。
没事时,王显明习惯性到田地里转转,看看管道,清理杂草,只要村民一个电话,他就第一时间赶到。在他眼里,让乡亲们用上水是他最重要的事儿。
2022年8月,受连续高温干旱影响,三奇村的果林、稻田、水产养殖等极度缺水。三奇村龙虾养殖大户周轮英,焦急地在干涸开裂的龙虾田走来走去。
“小龙虾正值孵化关键期,急需一轮‘救命水’。”王显明到达泵站抽水前,为了保证不浪费每一滴水,让更多的村民能用到水,他不顾高温,杵着拐杖在杂草丛生的狭窄田埂中一点点检查1000多米长的输水管道,确保不出现渗漏情况。
“管道检查完毕,开闸,开始送水。”王显明熟练地拉上电源、来回转动起闸门,起动电机,一股股清澈的河水通过管道涌进了干涸的虾田。
20多天的连续干旱,正是王显明及时抽水送水,让周轮英等种养殖户最大程度减少了损失。
用汗水“解渴”旱情
2022年8月16日,因水泵盘根老化,要及时更换新的盘根,王显明冒着酷暑,在狭小高温的泵房里全神贯注地修理水泵,一干就是一整天,直到深夜。
事实上,2022年8月以来,由于受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各村小组抽水灌溉频繁,王显明需要经常跟泵站打交道,在泵房里长时间检查、维修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
长期的劳累过度,年近耄耋的王显明被送进了医院。住院期间,来探望的亲友和子女都劝他不要再干这项工作了。
听着大家的劝说,王显明没有动摇。一次,在接到村民亟需抽水的电话后,原本还要再住院输两天液的王显明,不顾医生和家人劝阻,毅然出院搭乘一辆摩托车,急急忙忙地赶回村里。
女儿哭着说,热射病会死人。王显明却笑着回应,他还能坚持,“现在正是需要我的时候,等我忙完这几天,再回医院输液也不迟。”
持续高温干旱天气,三奇水库枯竭缺水,村民们只能依靠人工泵站抽水灌溉农田。为了方便工作,腿脚不便的王显明甩掉拐杖,一瘸一拐地奔走在田间地头,一边巡查输水管道,一边不停擦着汗水。
只需村民一个招呼,王显明就第一时间赶到,丝毫不顾自己的身体。2022年整个干旱期,他累计抽水1500余小时,灌溉干涸农田7000亩,为周边村社1700余户群众解决用水问题,真正做到了用汗水“解渴”旱情。
用行动诠释初心
2023年3月31日,仁义镇上的养羊公司用水出现问题,负责人找到王显明,他二话不说到永兴安水泵房检查维修。为了确保泵站早日正常抽水,他连续一周24小时都待在水泵房里,一张简陋的椅子成为他休息的地方。
6天半的时间,王显明连续抽了128小时的水,吃饭、睡觉都在泵房里,一有休息时间还去养羊公司帮忙修理机器、接水管。解决用水问题后,面对公司诚挚的感谢,王显明仅仅只说了一句“能帮到就行”。
15年来,不变的是每小时8块钱的低廉酬劳,还有一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初心。
人家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王显明以实际行动一直践行保障群众用水的初心,用水泵房里、输水管道旁那无数的汗水,践行了自己的人生理念:“三奇村的山水养育了我,我要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三奇这方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