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会艳:好媳妇二十二年如一日照顾亡夫家人
赵会艳,女,1973年10月生,重庆市巫溪县土城镇平头村村民,土城镇镇人大代表。为了兑现照顾好亡夫家人的承诺,这位朴素的农家妇女二十二年如一日,依靠勤劳的双手,不仅让亡夫年迈多病的双亲、残疾的姑姑和两个年幼孩子得到了悉心照顾,还过上了幸福生活,在当地成为佳话。赵会艳曾获“重庆好人”等荣誉。
你走了,由我来照顾你的家人
1994年,相互爱慕的赵会艳和刘邦清走进婚姻的殿堂,虽然家庭贫困,但在夫妻二人操持下,小家也温馨幸福。
天有不测风云。2001年,刘帮清在湖北武汉务工时不幸遭遇安全事故,骤然离世。
骤闻噩耗,年仅28岁的赵会艳伤心欲绝,特别是回想起与丈夫相濡以沫的日子,常常夜不能寐,泪流满面。丈夫生前跟她说,如果自己发生意外,一家老小就全交给她了。不料一语成谶,一家6口的重担全部落到了她这个弱女子的肩上。
既然答应了,就要信守承诺。看着双目失明的婆婆、体弱多病的公公、又聋又哑的姑姑及两个幼小的女儿,她暗暗告诉自己:“无论多么辛苦,都要把他们照顾好。”
平头村地处大山之上,仅有的资源便是并不成片的山地,赵会艳家有10余亩。为了生活,或者说是全家的生存,她白天下地干活,到了晚上,她又开始为全家人准备第二天的早饭、洗衣服,为8头生猪准备饲料。无数个深夜,她家的灯都是村里最后熄灭的一盏。
在她的辛勤劳作下,全家的口粮有了保障。同时,她每年出售部分生猪,能收入2000多元,维持全家的基本开销。
有人劝她,生活实在太苦,不如找个人改嫁算了。但赵会艳说:“我走了,这一家人怎么办?”面对前来提亲的媒人,赵会艳只有一个要求,她要改嫁必须要带上全家人。
就这样,前来提亲的人越来越少了。看到气色渐好的老人和渐渐长大的两个女儿,赵会艳的心越来越平静,她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你来了,我们一起照顾好全家人
同为平头村村民的万吉兵,因为长期外出打工,婚姻大事迟迟没有解决。
2010年,回到家里的万吉兵听人讲述了赵会艳的事情后,被她的精神深深打动。于是,他请人前去提亲。两人试着交往的那段时间,相处的非常融洽。当谈婚论嫁时,赵会艳唯一要求就是要继续和亡夫的家人们生活在一起。
对于赵会艳的人生选择,万吉兵原本就深受感动,果断答应了她的要求,来到赵会艳家重新组建一个完整的家庭。
自此以后,万吉兵外出务工挣钱,维持家庭开销。赵会艳在家照顾一家老小,生活渐渐好起来。2013年,他们俩又生下了一名小女儿。
随着年龄增大、疾病缠身,赵会艳的公公日渐消瘦。两人商量,万吉兵外出务工尽量不要走太远,赵会艳的精力则主要照顾三位老人。那些年,赵会艳就像亲女儿一样,为老人做饭、喂药、洗衣服、擦拭身体,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公公的病情一直基本稳定。
2019年,公公离世,赵会艳更加细心地照顾残疾的婆婆和姑姑。2022年,姑姑病重,走路靠搀扶,上卫生间靠尿盆接,全靠赵会艳一人服侍。
现在,在万吉兵和赵会艳的精心照顾下,两位老人身体健康,大女儿大学毕业后组建了幸福小家,二女儿也在重庆主城当上了教师,正在上小学的小女儿性格开朗、成绩优秀。
你我一起,我们一起营造好风尚
生活的艰辛,让赵会艳更加懂得感恩。
“我落难的时候,大家帮了我,现在只要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一定尽力回报大家。”赵会艳的话一贯朴实。
“舌头和牙齿关系再好,也总有磕碰的时候。”在农村,常有小矛盾发生,或家庭内部,或邻里之间。只要哪家后辈和老人发生摩擦,赵会艳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劝解后辈要尽力照顾好老人。“他养你的小,你养他的老,不当是对老人好,更是做给后人看。”
她的善举也影响了邻居们,大家相互照应,相互支持,平头村一带,尊老爱老蔚然成风。更多的村民,还加入到村里的公益事业中来,他们常常一起,去村里打扫道路,清扫垃圾,巡山护林。